2025注会CPA科目特点、考试难度及易错易混题【预习阶段】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备考已经开始了,CPA每一科的特点不同,考试难度也不一样,学习的侧重点要分清。科目考试内容的不同,也经常出现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要多注意,重点留意一下。
预习阶段作为打基础的前站,主要以经常考到的和变动不大的章节为主,待新版教材出来以后,在学习新的内容。
2025注会CPA科目特点、考试难度及易错易混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jESKoUZtHlF3w4ICiKkKA

提取码: v4vn

网课视频、机考题库、押题卷请咨询微信studymeans

CPA专业阶段一共六科:《会计》《审计》《战略》《经济法》《税法》《财管》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
预计报名时间:2025年4月份
预计考试时间:预计2025年8月份考试
2025注会CPA网课视频教程+机考题库+配套讲义+电子书

2025注会CPA备考资料包+2024资料包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9jDAP1DidHp9gpIkKKyyw

提取码: 1fg2

注会CPA科目特点、考试难度
《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特点

一、科目特点

财务成本管理应试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式多、计算量大。这就要求我们平常学习的时候,不仅要记住公式,同时还要活学活用,很多时候,一个公式可以变形为N个公式,我们只有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识破题目的真面目,看到题目背后考查的真相。

二、《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模块介绍

财务成本管理总共分为三篇内容:财务管理、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一共19章。其中第一篇“财务管理”是教材的基础,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耗时最长的章节。所以,在基础阶段大概需要3个月,在制定学习计划时,第一篇中第2章、第3章、第5章、第6章、第8章难度较大,应该多分配一些时间;第二篇和第三篇中第12章、第15章和第17章,内容较多,同样需要多关注。

《会计》科目特点及难度

一、科目特点

注会《会计》内容多,体量大,出题角度更加新颖,业务背景也更繁琐复杂。确实会计科目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领跑难度榜单之首,是拿下注会证书的“绊脚石”。会计共计30章的内容,并且几乎每章都会出现题目,可以说是备考花费时间精力最多的科目;同时,会计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备考其他科目的基础,审计、财管、税法都需要一定的会计知识,所以学好会计,也能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其他科目。

会计考试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其中,难度较大的是计算分析和综合题,需要根据相关业务写会计分录、说明会计处理方法等,在学习中,需要特别注意对会计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二、《会计》科目模块介绍

基础章节学习相对比较简单,各章内容基本是相对独立的,学习时各章知识点容易理解和掌握。

重难点章节学习相对比较吃力,不仅内容比较繁多、分值占比高,并且需要大家下一定功夫去理解钻研,才能咬动这几块“硬骨头”,所以大家需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好好研究这几章。

特殊业务章节划分出这几章是因为相对制造型企业而言不是常见的业务类型,而是在特殊行业中容易接触和操作,所以单独拎出这几章。

三、《会计》科目的难度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毋庸置疑的,《会计》科目更是难中之难,《会计》科目共30章,内容多,难度大,考试针对于《会计》科目知识点的考查非常全面,30章内容全覆盖,并且更加注重对于细节的考查,考试体型涉及客观题,业务背景也更繁琐复杂,需要在复杂的情景下识别出业务实质并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所以在要求我们学习《会计》这门科目时,必须稳扎稳打,脚踏实地,对于每个考点都要认真学习,不能轻言放弃,大家只要按照网校安排的学习计划,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大家一定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经济法》科目特点

一、科目特点

经济法属于应用性强,难度小的科目。学会经济法,在通过考试之余,还能为实际的生活与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引。

经济法需要记忆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对于考查主观题的章节来说,更是需要准确记忆法条的表述方式,考试时能够复述出来。经济法考查主观题的章节集中在合同、公司、证券、破产、票据等。而这些章节也是经济法中难度较大的章节。

经济法学习的过程中,背是必须的,但是背不是唯一的。在记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是最终的目的。

经济法近几年考查的范围覆盖面很广,每年都会出现之前未考查过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不必过于担心。一是考查的相对比较简单,另外就是分值占比不会很高。考试的时候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经济法》科目模块介绍

注会《经济法》教材分为四大编:第一编法律概论(第一章)、第二编民事法律制度(第二-四章)、第三编商事法律制度(第五-九章)、第四编经济法律制度(第十-十二章)。依据各章历年考查分值的高低,可以将全部章节分为三个层级

《审计》科目特点及难度

一、科目特点

《审计》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内容上晦涩难懂,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很多人称之为“天书”。在进行审计科目的学习时,要求对审计的整体业务流程和风险导向审计逻辑思路具有清晰的认识,并以“注册会计师”的身份、侦探柯南的思维去推理去判断,尽可能发现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学懂了审计,咱就是毫不夸张的说,你就是生活中的柯南分南了呢。另外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审计》科目在注会六科考试中,难度中等,其实对专业基础没有较高的要求,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学习。

二、《审计》科目模块及难度

《审计》科目下的具体内容,也是有难有易的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特点及难度

一、科目特点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应试考试最大的特点,是将实际公司案例与具体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出题灵活,经常结合时事案例出题,比如结合旅游、家电、医药及医疗器械、餐饮、服装、出行、房地产、人工智能等实际案例。要求大家注重实务的趋势与发展,及时把握当下商业热点,以更好应对案例分析。考题阅读量大,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案例理解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则要求提升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但本科目在注会六科考试中,难度较低,不挑考生的专业方向,只要想学,坚持下二至三个月的苦功夫就可以学会,且融合财经案例,学起来较为有趣

《税法》科目特点

一、科目特点

注会税法虽然知识琐碎,但是有规律可循。虽然考查内容比较全面,但是重点突出。既考核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提出要求。所以需要考生在学习时要全面掌握,重点突破。大家可以结合教材+辅导书+课件进行全面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合阶段》科目特点及难度

一、科目特点

综合阶段全称是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应当在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后完成,无期限要求。

综合阶段考试有两套试卷,各50分(试卷一指定题目英文作答,增加5分),每张试卷的考试时间均为3.5小时,均为一道案例分析题。两卷总成绩≥60分,通过考试。每套试卷以上市公司实际业务为背景,设计一道综合案例分析题,其中包含4-7个资料段,考查8-11个要求。试卷(一):以鉴证业务为重点,涉及主要内容:审计、会计、税法。会计(约40%)、审计(约35%)为主,税法(约25%)为辅。主要还是以“拼盘式”进行出题,大多数题目以单一科目进行考核,跨科目的要求相对比较少。

试卷一考试范围属于“重点恒重”,历年考试重点比较集中,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业务循环审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相关高频考点反复出现;每年最多搭配1-2个比较生僻的考点来提升考试难度。

试卷(二):以管理咨询和业务分析为重点,涉及主要内容: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试卷(二)对于知识点的考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理论知识层面的考查,侧重于“知识模块”,具有独立性,要求复习有一定记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表现较为明显。第二类理论应用层面的考查,侧重于判断、分析与计算。要求复习理解+记忆。本类题目比重明显加大,甚至整张卷子全部要求判断分析。常规知识点主要出题点,比如五力模型、产品生命周期;波士顿矩阵;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相对价值模型);重大资产重组等

二、科目难度

综合阶段考试整体的专业难度系数略低于专业阶段考试的难度。其中,卷一的系数为0.6056,卷二的难度系数为0.6055,难度适中。

注会《会计》预习阶段易混易错题

第一章总论

【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单项选择题】公允价值套期中的被套期项目按公允价值计量,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谨慎性

B.及时性

C.相关性

D.重要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适度引用公允价值,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因此,选项C正确。

2.【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企业低估资产或者收益,体现了谨慎性要求

B.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体现了重要性要求

C.金融企业财务报表不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体现了可靠性要求

D.企业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体现了可比性要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不低估费用和负债,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高估资产和收益并不意味着能低估资产和收益,选项A不正确;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体现了可靠性要求,选项B不正确;金融企业所销售的产品或提供服务不具有明显可识别营业周期,有些资产或负债无法严格区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流动性列示往往能够提供可靠且更相关信息,为此,准则规定金融企业等可以大体按照流动性顺序列示所有的资产和负债,这说明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体现的是相关性要求,选项C不正确。

第二章存货

【知识点】存货的期末计量

1.【单项选择题】甲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20×9年1月通过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支付土地出让金210000万元。根据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该宗土地拟用于建造住宅,使用期限为70年,自20×9年1月1日开始起算。20×9年末,上述土地尚未开始开发,按照周边土地最新出让价格估计,其市场价格为195000万元,如将其开发成住宅并出售,预计售价总额为650000万元,预计开发成本为33000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980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上述土地在甲公司2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是()。

A.195000万元

B.207000万元

C.210000万元

D.222000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土地使用权是用来建造住宅的,需要先判断建造的住宅是否发生减值,再确认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及列示金额,住宅的可变现净值=650000-98000=552000(万元),住宅的成本=210000+330000=540000(万元),建造的住宅未发生减值,所以土地使用权没有发生减值,该土地在甲公司2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是210000万元,选项C正确。

【提示】房企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存货核算,不需要进行摊销。

2.【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的是()。

A.向乙公司销售D商品,商品已发出且尚未办妥托收手续

B.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购入C原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但是至财务报告对外报出日仍未收到原材料发票账单

D.从国外购入的B原材料,货款已经支付,已发货但至财务报告对外报出日仍未收到原材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的分录为: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选项B的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选项C,购入C原材料,材料已经收到,至财务报告对外公告日,未收到原材料发票账单,应通过“原材料”科目暂估料款核算,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增加:选项D,从国外购入的B原材料,货款已经支付,至财务报告对外公告日,仍未收到原材料,应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增加。

第三章固定资产

【知识点】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有()。

A.处于日常修理期间的固定资产

B.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C.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D.已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期间,照提折旧:选项C,定期大修理期间,照提折旧。

2.【多项选择题】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A.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B.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

C.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需要按照最新成本等资料进行暂估入账的处理

D.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暂时不用计提折旧,办理完工决算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计提折旧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需要按照暂估入账价值计提折旧,办理竣工决算后实际成本与原暂估价格不同的,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但不调整原已计提折旧。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